
一个人必须专攻一些事情才能赚钱。我总是告诉我的孩子:你需要学会某种技能,而且这种技能要强于别人,这样才会有人付钱给你。然后你再付钱请人,帮你做那些你觉得无聊或困难的事情。
From:阮一峰 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 211 期) – Hacker News 读者
一个人必须专攻一些事情才能赚钱。我总是告诉我的孩子:你需要学会某种技能,而且这种技能要强于别人,这样才会有人付钱给你。然后你再付钱请人,帮你做那些你觉得无聊或困难的事情。
From:阮一峰 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 211 期) – Hacker News 读者
程序员可以分成两种:一种程序员更关心代码,另一种程序员更关心产品。
我称前者为”代码优先”程序员,后者为”产品优先”程序员。
“代码优先”程序员痴迷于代码的架构、关注使用什么工具、库和语言,有多少测试覆盖率,诸如此类的问题。
如果达到完美的代码抽象,或者使用了最新的语言功能,再或者删除了用不到的代码,”代码优先”程序员就会很兴奋。他们真的喜欢他们编写的代码,在他们眼里,代码本身就是目的。
“产品优先”程序员也关心代码,但只是把它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。对于他们来说,代码是建筑物的脚手架和钢梁,而不是最终产品。最终产品是产品本身,而不是代码。
他们认为,重要的是,产品是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?每样东西是否正常工作?人们喜欢用这个产品吗?”产品优先”程序员喜欢构建和发布,喜欢看到用户使用他们构建的东西。在他们眼中,产品才是目的。
大型软件公司里面,你会遇到很多”代码优先”程序员。他们看重代码是否合乎规范,有没有拼写错误,是不是意大利面条式的代码,会不会带来技术债务。如果达不到代码审核的严谨标准,就会要求重构代码。
我总是很惊讶地发现,有那么多程序员认为,”代码优先”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。对于项目原型,他们会问:”单元测试覆盖率怎么样?” 、”有没有用到热门的新技术 X?”、”会带来很多技术债务吗?”。
可是,我们现在做的只是项目的原型,迟早会重写所有代码,所以上面的这些问题,在这个阶段是无关紧要的。因为我们甚至还没有认定,现在的代码就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。
“代码优先”程序员对编程有一个根本的误解。要知道,编程是为用户解决问题,而不是为了编写出漂亮的代码。重要的是代码能够工作,而不是代码的外观。
这是否意味着,我鼓励大家编写糟糕的代码?不在乎使用什么技术或软件?
绝对不是。
我很在乎代码!我只是认为,我们先要保证方向正确,因为我相信,只要保证代码能够解决问题,那么通过更好的产品,最终可以获得更好的代码。反过来就不成立,更好的代码未必会获得更好的产品。
我对代码的评判标准是: 如果产品不好用,代码也不会好。 好的代码只有在它产生了一个行得通的产品时才存在。
From:阮一峰 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 207 期) – 代码优先与产品优先
From:阮一峰 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 205 期) – 103 Bits of Advice I Wish I Had Known
2021年只有两种人在写博客,一种是试图建立受众并从中获利的人,另一种是只想写出想法、而没有任何目标的人。
这两种人的行为都非常好。选择做你喜欢的事,坚持下去,它们最终都可以对他人产生价值。
From:阮一峰 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 210 期) – 《我从博客中学到的东西》
一件事最可怕的时刻,总是在你开始做之前。
From:阮一峰 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 210 期) – 斯蒂芬·金
第一次做独立项目要注意以下八点:
From:生财有术-亦仁
当我们看到一个赚钱案例,学到一个相关知识后,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三个问题:
经常练习这三点,你就能把知识融会贯通了。
From:生财有术-亦仁
在做项目之前,首先要对项目所需的核心能力、运作模式、适合性格等,有一个深度了解。这样才能在初期评估成功概率,减少机会成本。
确定了具体要做什么项目后,就要将项目拆解到可执行级别的“颗粒度”,高效地执行下去。要知道,专注一件事胜过广撒网。制定任务列表时,不要贪多,先把一件事情做好。
项目迷茫的时候,可以请教领域高手。花钱买别人的经验是最高效的解决方法;同时,要掌握决策模型筛选项目,排除主观影响。
From:生财有术-芃彬彬
持续迭代的背后,需要你拥有产品思维。产品思维是需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的。
首先,需要做到可规模化。只有规模化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,才会有复利空间,任何没有办法规模化的部分,都可以减掉。
其次,去中心化。不依赖个人或团队,这是能够规模化的基础。
最后,超预期化。前面解决的是基本面和“天花板”的问题。只有产品价值超预期,才能形成口碑和传播,流量成本才会降低,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产品。
From:生财有术-光合
从众多的产品中,判断一个产品值不值得做,其实质就是在思考如果要做,“为什么”做这个产品。
这时,我通常要问自己三个问题:
From:生财有术-Kris